2009.05.15 第4期
發 行: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發行人:金瑞芝
主 編:蔡佩璇
 本期內容 | 人物專訪 | 分享園地 | 活動報報 | 網站巡禮 |
人物專訪
文◎金孜庭 

紀淑娟照片

姓名:紀淑娟
性別:女
大學綽號:星星巫婆(對星座很有興趣)
星座:處女座
興趣:在幼教領域努力是最大的興趣,其次是看電影。
現職: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幼兒教育科科長
學歷: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86級 (1997) 畢業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進修中 
經歷:1998年12月~1999年02月 台北縣蘆洲國中 幹事
   1999年03月~2003年01月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課員
   2003年02月~2004年07月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督學
   2004年08月至今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幼兒教育科科長
 

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進入幼教系?
  因為我對人、對教育很有興趣,也喜歡單純、簡單的環境。所以在大學聯考選填志願時,以各個教育相關科系為主。放榜後,就順利地進入市北幼教系。

請問在幼教系求學過程中,哪些課程令您感到受用?
  幸曼玲老師是我的偶像,老師上課有理又有吸引力,讓我獲得許多知識。尤其是教育統計、教育心理學這兩門課,我有很大的收穫。教育統計奠定了我的基礎,讓我在高考統計有亮眼的成績。而教育心理學這門課,讓我對人的心理狀態和原理,有初步的概念和理解,也引導我對人產生興趣,觀察更有敏感度和洞察力。當我面對幼兒時,有關愛和同理心,就會對教育投入更多的熱誠,更有進一步的力量去找方法來達成服務幼兒的目標。所以在大學的課程中,這門課對我十分重要,啟蒙我,也奠定了基礎。
  另外,一堂輔導諮商的課,也讓我印象深刻。老師請我們分組,以不同的方式瞭解一個人,例如生肖、星座、紫薇、心理測驗等等。從活動中我體會到我們必須從不同的方式來瞭解、認識幼兒。即使我現在沒有在幼教現場,但我是幼教的行政工作者,也可透過不同的方法與管道去體認現場人員的感受,然後在行政處理上做適時的調整,以提供他們資源與策略,這對我來說很有意義。

請問在大學時印象最深刻的事,有何收穫?
  在大四實習時,指導老師真的把整個班交給我們。當實際面對幼兒時,很想給他們所需要的,但又擔心自己做得不足,所以壓力很大。但看到孩子的純真就發自內心的開心,想當初我的笑容純度有百分百^^。還記得當時班上一位愛告狀的小朋友,只有我出面才能和他溝通。在我實習結束時,原本活潑的他一整天不說話,小朋友都來跟我說他喜歡老師,不希望我離開。當時覺得付出得到了回饋,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透過實習,將課程理論與現場實務結合,實際扮演老師的角色:瞭解師生的對話、觀察幼兒行為並紀錄、進行教案設計、班級經營等等情形。上課都只在想像,實際操作後才真的瞭解該如何去做,這段時間我收穫很多。

在畢業之前有預想將來做什麼工作嗎?如何準備?
  在大四的時候就準備公職考試,除了希望有個穩定的工作之外,也瞭解公務人員是以服 務為主,所以也想挑戰自己,想要有機會能服務大眾。
  準備考試時,每天早上準時七點起床,八點吃完早餐到K書中心,十二點準時用餐,下午繼續唸書。晚上補習時,同學會互動討論,釐清理論之外,也增加印象,對考試有很大的幫助。晚上準時上床睡覺,每天一定要睡滿八小時。準備考試最重要的是時間作息要規律,飲食、睡眠要充足,這樣容易持續下去,不會後繼無力。

畢業後工作曾遇到什麼困難?如何去解決?有何感想?
  接任督學之後,也負責議會聯絡的工作,要處理、面對複雜的人事物。要能達到任務,但又不能去傷害對方,更不能違反公務人員依法行政的原則,在這部份我學到很多。其實一路走來,沒有接過輕鬆簡單的工作。但一個原則,就是不去想太多,接到任務就是想盡辦法克服它。我告訴自己,不懂就去問到懂,但我只問別人一次,第二、三次,就靠自己去解決。經過這些歷練,我了解到相信自己,只要你認為那是對的理念,就堅持去做不要放棄,總有一天你可以去實現完成它。

幼教系所學在工作職場上有何幫助?
  在接任督學時,有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在偏遠山區有一所國小的住宿型學校,因為某部分不合乎規定,所以引發很大的新聞媒體爭議。局長指派我去處理這件事情,當時狀況分為兩派,一派家長認為他的孩子要繼續念這間國小,希望孩子是住宿的。另一派則認為國小的孩子一週和家長分離將近五天以上,是不適合住宿的。這件突發狀況,是必須要澄清教育的理念和價值。因為我是幼教系畢業,四年學習皆以「幼兒為中心」當主軸,因此當時就以此為原則,考慮到國小的孩子確實需要與父母有依附關係,藉由這樣的互動獲得安全感,所以我們認為國小的階段並不適宜用住宿型的方式,可能會使親子關係造成疏離,適宜的解決了這突發事件。
  在處理許多教育事故,尤其在做重大行政決策時,幼教系的所學:「以幼兒為中心」的理念、教育的價值觀,會成為我在關鍵時刻判斷的依據,也是我的核心價值。

您認為幼教系畢業生在工作職場上的優勢與劣勢為何?
  幼教系學生的優勢是很活潑、很好相處、很容易與人打成一片。因為要和幼兒溝通,會學習用對方熟悉的語言,去做訊息的交流,所以很有親和力。也因為要照顧幼兒,所以凡事都很細心,這在職場上都是人際關係互動的優勢。另一個優勢是有童心,永遠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因此會堅持自己最初的理想。
  劣勢的部份,在大環境中,幼教系學生很容易陷在某些技術層面的思維,較不易跳脫出來去看整體的生態系統觀。到了職場往往會面對這樣的挑戰,光處理好一個基層部門,是不足以應付整個社會運作所需。或許這和工作性質有關,老師在很多細節都必須照顧幼兒,在這樣投入的過程當中,很容易精疲力竭,自然沒有餘力去跳脫出來綜觀全局。另一個原因是幼稚園班級數較國小少很多,團隊的人數與規模是不一樣的。在較小規模中形成的觀念,會自然的認為,只要處理完這些小細節就可以了,以為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容易把整個社會當成這樣。
  善用自己的優勢,改善自己的劣勢──運用心理輔導諮商的課程,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更進一步去瞭解這個世界,才有辦法跳脫出來,並提醒自己在一個環境中,要隨時保持跳脫、綜觀全局的心。

對幼教系和學弟妹有什麼建議?
  1.整個系統觀的概念訓練是重要的,在課程上能多些供觀全局的實務練習。
  2.對於幼教行政的部份,建議課程中要有接軌。除了理論教學,也提供實習機會。協助未來有心從事幼教行政的人員,在學時就有實際經驗。例如行政實習,可以與教育局合作,提供暑假實習的機會,或跟著園長、教學主任瞭解整個園務如何運作,幼稚園內的行政實習更加重要。
  3.多修習學前特教的學分,這領域十分重要。目前學前特殊需求的幼兒逐年增加,實施融合教育後,現場老師非常需要這方面的知能,希望是修習足夠學分,合格的老師來擔任這樣的職務。

給學弟妹勉勵的話
永保童心,以最初的心,走永遠的路
  自己有理念,有覺得很棒的idea。不管被不被人接受,我們都必須去尊重某個環境。可是不要因此而否決自己,要保有自己最初的心,一直堅持下去。因為有一天,整個大局是由你來決定的時候,就可以有所發揮。不要等到有天你能掌握時,已經失去那份最初的心。
時間是不等人的
  我希望幼教系畢業的學弟妹,不論是否在幼教這領域,都要勇於接受挑戰,有一開放的心去接受世界的變化,然後不斷的勇往直前,不要停滯。
不要忘記!保有幼教的特質與優點,不斷的努力前進,持有赤子之心。即便是有競爭力的人,也可以是個可愛有魅力的人。^^


分享園地
文◎幸曼玲(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副教授兼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學習熱情與動力

  前一陣子過去同事跟我抱怨,大嘆父母難為。我們都很訝異,一群人圍過來想要幫她排憂解惑。原來事情的起因是她的女兒想利用暑假出國遊學,媽媽一聽,女兒想上進是件好事,心頭竊喜,暗自幫女兒打聽去美國遊學的各種可能性,希望給女兒一個驚喜。從上網查資料,檢視課程,規劃遊學時間,安排航班,聯絡住宿,購買機票,花了一番心血。當她喜孜孜的把機票交給女兒時,原本以為女兒會感激涕零,沒想到女兒非但不領情,反而跟她冷戰,拒絕出國。我們都很訝異,原本是她女兒自己提出請求的,為什麼一切安排好了,卻又不願意了呢?這位媽媽也覺得十分委屈,把自己的事放下不管,幫女兒打點一切,出錢出力的結果落得女兒一身埋怨。事後,我有機會和她女兒聊天,想聽聽她的看法。原來,她不想升大三的暑假就去,她想要升大四暑假和同學一起去,而且她想去加州,不想去紐約。我覺得她講得有道理,這位明理的媽媽不應該不答應。可是女兒告訴我,媽媽說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最空閒,適合遊學;大三升大四的暑假要準備考托福或是研究所,一耽誤就是一年,不能浪費時間。聽到這,我不禁啞然失笑,一個母親的好心,為子女的設想,卻落得親子關係緊張,這到底為什麼呢?

  台灣的父母大多從自己角度為孩子設想,以為自己存攢多年的生活經驗可以為孩子規劃更多更好的未來,可是忽略掉了兩人互動,總有另一方的觀點。對這位女兒而言,遊學時間,遊學夥伴,甚至遊學的規劃都在她與其他同學的互動中有了自己的嚮往和判斷,可是媽媽的做法剝奪了她實踐的可能。而孩子卻是在規畫自己想法,實踐自己想法的過程中找到動力;而這個動力是孩子學習的主要來源,是千軍萬馬拉擋不住的探究力量。其實從孩提開始,我們要培養的就是這股探究的能力。

  從小小孩開始,生活周遭的點點滴滴就是樂趣的來源。孩子會抓著原子筆開開關關,丟上丟下;孩子會騎著三輪車,就著地上的一攤水,蛇行畫圈圈;孩子也會針對故事繪本中圖像開懷大笑。孩子原本就是主動的小小探索家,在生活中尋找問題,在觀察中尋求解答,也在生活中驗證答案。曾幾何時,這些自發的探究成了被動的等待?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造成這種現象的最大原因來自於我們過早或是過度的將社會的期望加諸在孩子身上。孩子在遊戲時,我們擔心他僅僅在玩,沒有學到東西;孩子在規畫事情時,我們擔心他摸索迷途,浪費時間。大人用自己的角度想要幫孩子學習變得更有效率,以便學得更多。可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在迷途中尋找路徑是建構意義的必經階段。唯有迷過路,才懂得篩選;唯有切身的體驗,才知道想法是否可被實踐。對孩子而言,這不是浪費時間,是建立揀選自己目標的必要手段。作為父母的,唯有提供開放的空間,讓孩子盡情探索;當他有疑問時,你在旁協助。成人的觀點不是不能加入,而是在事的時候作為孩子的參考。對孩子而言,成長是他的功課,自己透過決定而有的方向是自己願意努力的目標。對電影導演李安,或是海角一號的導演魏德聖,或是打棒球的王建民而言,在生活中尋得他自己設定的目標,才讓他無怨無悔,持續不懈。生活,不是大人「給」孩子甚麼,而是幫孩子「自己」建立甚麼。


活動報報
資料收集◎賴怡伶 

大自然列車系列親子講座
國語日報兒童圖書館在3至6月份舉辦『大自然列車系列親子講座』,活動內容包含物理、化學、昆蟲、生態..等,透過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引領,讓小朋友對自然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和了解,歡迎親子參加。 ...詳見

「端午針線情」親子活動
時間:2009年5月24日、地點:中正紀念堂,端午節佩帶香包為我國傳統風俗習慣,本處為了讓民眾瞭解香包的由來及民俗典故,並實際體驗香包製作過程,特結合手工藝創作,規劃親子共同製作應景可愛香包,除了可以提升美育涵養、增進工藝技能,也提供親子互動良機,達到推動親職教育之目的,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體驗。...詳見

祖孫親情攝影比賽
兒盟舉辦「祖孫親情」公益攝影比賽,希望能讓大家重拾幼時與祖父母相處的點滴,或是身邊老小的趣事,進而體會隔代教養家庭的辛勞,一起替這些孩子及家中長者加油打氣!
...詳見


文◎賴怡伶 

國立故宮博物院兒童園地 http://www.npm.gov.tw/children/zh-tw/index.html
以動畫情境的方式介紹故宮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古代帝王及文人生活介紹,另有線上遊戲。

BabyGo 親子活動網 http://www.babygo.com.tw/
有關嬰幼兒教養、育兒資訊的網站,亦提供與嬰幼兒相關的活動訊息,並開放討論區,讓家長們可以彼此交流與分享。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