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5 第6期
發 行: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發行人:金瑞芝
主 編:蔡佩璇
 本期內容 | 人物專訪 | 分享園地 | 活動報報 | 網站巡禮 |
人物專訪
文◎金孜庭 

人物專訪照片_洪慧英

姓名:洪慧英
性別:女
星座:射手座
現職:長庚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專任助理教授(林口校區)
學歷: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83級 (1994) 畢業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教育學院整合教育組博士
專長領域:學前教育、兒童發展、視覺障礙教育、特殊教育
研究興趣:幼兒族群意識、融合教育、特教師資培育
主要經歷:1991 ~1994 教學助理 (台北市民生報系附屬兒童科學園地)
     1995/07~1995/12 幼稚園教師 (台北縣私立中和市惠光幼稚園)
     1996/01~1996/07 柯平順教授專案研究:跨類別特殊學前班結構式教學試探 研究助理、教師
     2008/08~now 長庚技術學院幼兒保育學系 助理教授
 

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進入幼教系?
  老實說當初進幼教系是”偶然的”,所以大一對課程非常的消極。是到了大二、大三,學校開了許多有趣的課(謝謝珮玲老師跟幸老師),我才開始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習當中,以自己出發去思考成長歷程、去懷疑我的疑問,去分析和批判自己的成長過程。我做了很多事情,一開始其實都是在認識我自己,因此也對幼教領域有了興趣,甚至後來決定要出國唸書,還是想要念兒童發展。

請問為什麼想要出國深造呢?
  其實出國唸書這念頭是我在大學四年完全沒想過。一直快要畢業時,大學打工的機構詢問我是否有意願擔任正式的行政人員,我才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出入。因為妹妹已經在美國唸書,我原本想要先工作幾年之後再出國,但與父親討論之後,父親鼓勵我先出國唸書。因為父親瞭解我的個性,他知道我如果時間拖久了,那念頭就容易消失,所以鼓勵我要做什麼事就趁早做,不要拖延。我思考過後,決定給自己一個承諾,立下了一個重大決定:我要出國唸書。

請問在出國之前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經歷呢?
  在準備出國考試的期間,除了準備語言考試之外,與過去曾修課的老師聊天,談及實務的工作經驗對繼續進修的重要性。因此我思考未來進修的方向,在準備出國的前半年決定尋找實際接觸幼兒的工作,希望能深入瞭解坊間幼稚園的運作狀況。我特意的挑選很普通的幼稚園,目的是希望能更透徹的瞭解「大部分」幼兒的學習、老師及園所間的關係、幼兒家長的普遍需求;在那間幼稚園我體會到一間幼稚園的運作流程,從中瞭解藍領階級的社區與父母的教養觀,以及因應而生的嬰兒托育機構營運策略,傳統幼保系統訓練下的教學模式,還有因教育程度與待遇差異所遭受的同事敵意,到後來相互瞭解學習所衍生的友誼等等。
  之後的半年,我幸運地參與特殊教育系柯平順教授指導的專案研究:跨類別特殊學前班結構式教學試探,在沒有接受正式特殊教育訓練,只有普通幼稚園教學經驗的情況之下,我必須與另外三位協同教學的老師,一起規劃十二位跨障礙類別幼兒的各領域學習課程,這是個極其珍貴的學習,因為我除了學習到從更深入細微的角度去看兒童各方面身心發展的狀況之外,我更瞭解到身為老師必須注意到有形無形的學習環境安排,對各個幼兒獨特的學習需求所將會造成的影響;另一個驚喜的收穫,就是讓我在這半年中,看到幼兒家長對積極參與教室教學後形成的一股親師支援系統的力量;這些觀察與體認,都對我日後的研究關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請問出國之後有什麼經歷和考驗呢?
  1996年剛到美國時,我很快的面臨到自我定位的危機。身處異鄉又馬上開始沈重的研究所課程,不同的語言、文化、生活、課業學習模式等,讓我開始不斷地思考:「在以白人為主流的社會加以多元文化熔爐的校園環境裡,我到底是誰?」。我在當時卻因為語言能力不足與缺乏自信,所以在美國前兩年的求學與生活,可說是經歷了一番自我能力的強烈質疑。直到開始接觸ethnic awareness/identity方面的研究,我開始從多元文化的角度去審視自己,並得以在1997年擔任台灣同學會會長的工作中,開始與其他國家文化的人進行對話,終於從發現自己之於他人的相似性與獨特性之後,找到自己的定位。
  在最後的碩士課程,我擔任1998年華人兒童在白人主流社會裡的族群意識覺知的實驗設計的研究助理,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有感於受試兒童對不同族群兒童所產生的不同反應,我開始好奇於這些兒童的家長─身為少數族裔的身份─平時是如何傳達與實踐「我族」(own-group) 與他族 (other-group) 的觀念給他們的下一代。因此,1999年我設計了一份家長在族群社會化 (ethnic socialization) 方面的教養態度的問卷,研究結果發現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來看,父母親對兒童的自我族群意識與定位,的確扮演著決定性的影響地位。我對研究結果並不訝異,加上自己為外籍學生的經驗,我深切瞭解兒童在主流文化與自身弱勢文化間,所可能面臨到的認同錯亂與抉擇的問題,而進一步想將自己在台灣的特殊幼教的觀察經驗,以多元文化的角度來分析,瞭解特殊幼兒在教育體系的定位,其父母的教養態度與形成的因素。因此,我決定在獲得兒童發展碩士之後,從另一個嶄新的領域出發,繼續研究所的課程
  1999年我開始第二個碩士學位的課程,於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育學院開始學習特殊教育的通識課程,以及視覺障礙方面的專業知識。後來我對幼兒及低年級視障學生點字學習產生興趣,申請將視障教育碩士課程轉為博士課程也被通過,而我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是台灣視障教育老師。因為台灣特教界對於點字教學方面的研究屈指可數,我認為即使視覺障礙者的發生率是最低的,但這部分特殊需求學生也有受教的權利,所以我設計了一份問卷和訪談題稿,瞭解當初老師們在接受視障教育培訓時的點字學習經驗。研究結果發現,受試者雖然對他們自身的點字教學能力很有信心,但大部分人都沒有修過學前特殊教育等相關課程,雖然大部分受試者都肯定電腦科技對視障教育的貢獻,但受訪老師多指出幼兒或點字初學者不應該太早接觸(尤其是語音)電腦科技,最後,受試者幾乎都肯定個別化教學方案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的團隊協同合作能對特殊需求學生有所幫助,但他們也指出,在實際運作上,他們能看到的IEP對點字教學的幫助非常有限
  這些是我出國的簡歷。多年來,我一直忘不了當時在特殊幼兒實驗班時看到的一幕:一個五歲肢障男生穿不上他的矯正鞋,哭著坐在地上要媽媽穿,媽媽告訴他:「這是你自己的鞋,只有你自己能把它穿上。」小男孩自己擦擦眼淚,又花了五分鐘自己把鞋穿了上去,然後很快樂地一跛一跛帶著媽媽回家去。這些年來每當遇到挫折而想放棄的時候,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質疑、缺乏信心的時候,我總會想到那男孩,這些記憶一直激勵著我,而我希望在未來能以我淺薄的能力對特殊需求幼兒有所貢獻。

請問幼教系上令您最印象深刻的老師與課程
  大二的時候阿乾老師才剛從美國回來擔任我們班的導師,他帶領我們班的方式都是用引導的,要我們去做批判式的思考,去思考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有什麼意義,這樣的做法對我之後生涯規劃很有影像力,當我遇到困難時,能跳出來就會懂得去問自己,甚至我現在也會這樣去帶領我的學生去思考。還記得我在出國前,阿乾老師對我說:「出國唸書必須要能忍受寂寞」,這句話直到我念博士時,我才深深地感受到那種很孤獨的感受。
  另外是佩蓉老師,她除了是當時的系主任之外,也教導我們的幼兒語言、教保模式,其課程內容奠定我之後研究的基礎,在之後進修博士時,也常常想起佩蓉老師的教學內容,真的要珍惜在身邊很多關心我們的老師,因為你當下不會馬上知道他對你的影響會很深很遠,可能要等很久之後才會領悟到老師的影響力。

給學弟妹的勉勵與建議
  即便現在不喜歡幼教這個領域,畢業之後也不從事相關行業,但在大學四年一定會發現有個方向非常吸引你的興趣,就利用時間去專研它,不要因此否決了大學的所有課程。
  在學期間的打工經驗很重要,要充實自己的社會經驗,在多變的社會裡,要求越來越多,所以建議學弟妹要找機會去擴展自己的第二、三專長,這是很重要的事。
  在擔任幼保系的教授時,才發現其實這些學生都非常的有才能,因此絕對不要看輕他人的學歷,重要的是個人的能力,要以謙虛的心和學習的態度來面對任何事。


分享園地
文◎幸曼玲(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副教授兼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該怎麼說呢?--過與不及的親子關係

  前一陣子突然心血來潮,帶著年邁的母親回到成長的眷村,憶起當時的童年生活。那是一個物資缺乏的時代,我在狹小的房間出生;剛生下我的媽媽仍然需要照顧和我相差不了幾歲的三個哥哥,生產後的第二天就要起床煮飯。工作單位配給的眷舍狹小,沒有廚房,所以燒飯炒菜都在走廊,和村子的鄰居一起共用。鄰居間沒有隱私,前一天夫妻吵架,第二天全村子都在竊竊私語。同伴間一起頑皮鬧事,鄰居們也七嘴八舌的共同管教。但是,在家裡最常聽到的就是媽媽扯著喉嚨罵人,尤其是經常爭執打架的哥哥。我實在不解,在那家無恆產的時代,連落腳的地方可能都有變數,為什麼敢生四個小孩?媽媽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只說,在教養的過程中經常因為束手無策而對著我們掉淚。而將全副精力放在工作上的爸爸在家的時間有限,印象中只有「嚴厲的眼神」。懂得和媽媽談心,和爸爸聊天卻是長大以後的事情了。

  然而,隨著台灣經濟快速的發展,教養的觀念也隨著各種方式的引介發展了20多年,這些觀念包括「親子互動」、「重質不重量」、「關心孩子的需要」、「由孩子做決定」等等,雖然這些教養觀念的引介,解決了父母的部份焦慮,但也可能是這些觀念,導致了父母經濟或心理上的沉重負擔。現在的父母越生越少;台北市0.9的生育率更是超過日本、韓國,勇冠亞洲。

  在少子化的情景下,子女更為家中的寵兒;為了滿足孩子的需要,而不自覺的放任孩子,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媽媽時時守候著孩子,關照著孩子。然而,教養雖然需要關心孩子,但是教養更需要關愛自己。現代父母的一種類型,就是委屈自己,成全孩子;但是在成全孩子時卻無法更進一步的了解孩子,以致於自己委屈了,但孩子更是我行我素。

   但是,要怎麼關愛自己呢?首先要識破孩子的伎倆。現代父母雖然口說要孩子「快樂」,但做法中仍潛藏著「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好」的要求;現代的父母同意讓孩子「自主」,但卻「時時提醒」「常常叮嚀」,沒法放心讓孩子嘗試錯誤。媽媽的愛心與不忍,卻讓孩子確在生活中揣摩如何與媽媽互動,如何讓自己獲益。就像書中的威威,他知道只要持續「拗」,媽媽就會鬆口;他知道只要跟媽媽說自己委屈,媽媽就會替他出頭;他知道「哭」是媽媽無法招架的狠招。孩子是主動的個體,他在生活中觀察,他在事件中詮釋;孩子會根據他的需要,想辦法達成目的,而其間受苦的就是媽媽。

  其次,建立彼此間的信賴關係。對孩子而言,自己學會和不同的人互動是成長的必經階段。有些人強勢,有些人順服,孩子勢必要學會與之相處,而不是每每都要媽媽出面。學習的過程中,有委屈,有歡笑。媽媽是支持者,是可商量的人,而不是以成敗論英雄的評斷者。對孩子而言,一個溫暖安全支持的信賴關係,是他勇闖生活困境的最佳支柱。

  在生活中學習,學習如何生活,是現代人一輩子的功課。不同的人在一起學習如何共同工作,相互理解是第一要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想法,如何從理解中尊重到合作,本書提供了清楚的實例。然而,在生活中各有各的情景,有些例子難以類推。但是其間的原則是共通的。那就是--與孩子一起面對,與孩子一起成長,做他的夥伴。


活動報報
資料收集◎賴怡伶 

搭捷運到台北童書城朗讀繪本
在7/1~7/30舉辦了「2009夏天,我在台北童書城朗讀繪本」活動,期盼親子共享朗讀的樂趣,也廣邀喜愛繪本的編輯朋友、作繪者及喜愛朗讀的朋友。我們深信透過朗讀,會使人更愛閱讀。因此只要你喜歡,拿著麥克風就上台~大聲朗讀吧!配合朗讀活動在7/17~26日舉辦【繪本大展】。 ...詳見

工藝故事屋─說故事 話工藝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特別安排了「放暑假(藝)一起來」說故事活動,除了可以聽故事學英文,還有精美的工藝故事繪本等著你來拿哦!活動時間:2009.07.12-08.23。...詳見

2009暑假愛說文學館
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活動日期:2009.07.01-08.31,系列活動包含:兒童繪本讀與演、童趣文學館探索、家族相簿說故事、故事一籮筐、夜宿文學館奇遇體驗營、閱讀,讓夢想起飛。...詳見


文◎賴怡伶、蔡佩璇 

米家的慢走與樂活 http://blog.roodo.com/michelleoboe
一位母親利用敏銳的觀察力、細膩的想法及文字娓娓道出在育兒時的看法,除了看到母親對育兒的想法之外,也看到了孩子的成長與心境。

Caprice Comme Nuages http://blog.roodo.com/capricecommenuages/
一個旅居法國的臺灣媽媽之育兒生活筆記和生活漫談,其中分享了許多有關雙/多語孩子所面臨的挑戰。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